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高识别能力,防范金融诈骗
近年来,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无孔不入,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努力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发布2024年第4期消费者风险提示:提高识别能力,防范金融诈骗。
一、案情简介
李阿姨到银行办理转账业务,银行工作人员按照规定询问转账原因,李阿姨说要转账到其他银行购买理财,但当工作人员推荐本行同类理财产品时,李阿姨又称转账要买房。工作人员见她说法前后不一,察觉出异常,便提示李阿姨电信诈骗形式多样,不少消费者被骗,并询问她最近是否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的电话。经过耐心劝导,李阿姨说出事情原委:她曾通过手机APP购买理财,近日该APP无法打开,李阿姨十分焦急,此时她又接到自称是该网络平台客服的电话,声称将向李阿姨退费,但需要她先汇款2万元激活原有账户,李阿姨急于退回原有投资款,才到银行转账汇款。工作人员立刻协助李阿姨报警,经过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李阿姨意识到可能是网络金融诈骗,最终打消了转账念头,避免了2万元的财产损失。
二、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购买理财产品,因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不法分子利用掌握的消费者信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骗取消费者信任,对消费者实施远程、非接触式金融诈骗,诱使消费者给不法分子转账汇款,使消费者遭受金融财产损失。
三、风险提示
(一)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无论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电话、网络还是视频通话,都要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下载APP要通过官方渠道,谨慎操作。
(二)不要给陌生人转账。不向陌生人或陌生账户转账,转账前一定要核实转账信息的准确性,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编造的虚假信息,如投资返利、亲属生病、刷单等。
(三)不要泄漏个人信息。当被问及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重要个人金融信息时,应先核实对方身份。保护好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不随意登记个人信息,不随意丢弃带有个人信息的资料。
(四)被骗后要及时报警。当消费者遭遇网络金融诈骗后,要第一时间自救,及时拨打110报警,收集被骗过程中的通话记录、银行账号、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相关信息,并配合警方进行后续处理,尽力挽回个人财产损失。
(来源:国家级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