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保险扶贫势头良好频获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热门话题之一。过去几年,保险业积极主动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从农业保险、健康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创设多项支持政策,取得积极效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广大贫困群众的高度肯定。近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
势头良好频获赞
“这几年村民如果得了大病,在基本医保报销后,还可以通过大病保险再报销一部分医药费,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贫困户来说,大病几乎可以全部报销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丰县清坪镇申李坝村村委会委员、村医杨芳告诉记者,她从事乡村医生工作18年,切实感受到了大病保险政策的“和煦暖风”。
据杨芳介绍,县医院里有专门负责医药费报销的窗口,是县医保局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的,县内就医可以直接结算,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承担部分。村民们对于保险机构经办的服务都很满意,很感谢大病保险制度。
除了大病保险,代表委员们还提到了农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险资扶贫项目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党委副书记、州长罗强对保险扶贫的体会颇深。2016年,中国保监会与贵州省政府在贵州建设了中国首个“保险助推脱贫攻坚示范区”,黔东南州剑河县成为全省4个保险精准扶贫示范县之一。
“2016年,人保财险引入龙头企业,投入500万元支农支小资金在剑河县建立了扶贫攻坚养猪场。2017年,养猪场通过养殖劳作、分红收入直接带动当地200多户共800余人脱贫,并通过猪粪环保利用、配套饲料玉米种植带动20余户贫困户脱贫。”罗强告诉记者。
罗强介绍,在黔东南州,保险机构针对贫困人群开发保险扶贫产品,比如,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开发推广慢性病长期护理保险、推广“一元民生保险”等,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高公岛街道黄窝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张立祥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已经成了村里的“后背”,所有人都买了这个保险。黄窝村及附近的村民经常出海,容易被绳子勒伤手指、脚趾,去年有一个渔民干活时大拇指受伤,保险公司快速赔付了全部医药费。“谁都不想发生意外,但是一旦遇到问题,保险可以给老百姓减轻很多负担。”张立祥表示。
形式创新助脱贫
两会期间,保险业的代表委员们也将一些好的扶贫经验进行了分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滨在政协小组讨论会上特别举了太平保险在云南威信县扶贫工程的例子。针对威信县人民医院的设备短板,由太平集团旗下的金融租赁公司向该院提供长周期、低成本的融资方案,用于购置该院急需的32排CT、1.5T核磁共振、胃肠镜、检验自动化流水线等高端医疗设备,满足全县人民群众对特殊检查项目的医疗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资深经理周燕芳告诉记者,截至去年底,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定点扶贫村选派127名驻村干部,其中33人担任第一书记;立足扶贫公益定位的“彩虹”精准扶贫平台推出近4个月来,平台销量已达224万元;2018年“乐行天下”新年音乐会以精准扶贫为主题,为来自甘肃丁家沟太保希望小学的孩子实现了音乐梦想,更带动解决了当地优质苹果滞销的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亚洲金融集团及亚洲保险有限公司总裁陈智思表示,在“一带一路”推动过程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注重对当地扶贫等方面工作,香港在这方面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可以为之服务。
建言献策谋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保险扶贫,罗强建议,简化扶贫险种投保、理赔流程。农业保险和扶贫保险涉及人群广,老百姓保险意识薄弱,保险公司应简化承保中间环节,提高理赔时效性,让老百姓确实受益。此外,他还呼吁更多保险机构进入黔东南,更多险资进入黔东南,推广“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险资”的保险扶贫融资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邢台学院文学院教授、民盟邢台市委会副主委陈凤珍建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增加金融投入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保险机构要适当降低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保费收取标准。
“突出保险业姓保、保障民生原则,下大力气创新惠农险种,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保费补贴模式和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天金融集团董事长罗玉平建议,推动大病保险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同时下大力气创新以产量保险、产值保险、收入保险为代表的新型涉农保险。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长、农工党河北省委会常委、农工党保定市委会主委杨伟坤表示,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贫困地区的金融需求开始逐步多样化,这就需要金融供给侧积极适应需求侧变化,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不仅提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产品和服务,还要从扶志、扶智等层面帮助贫困地区彻底脱贫,打好金融精准扶贫组合拳。来源:中保网